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菏泽健康 > 医者仁心

记者6天蹲点菏泽市立医院,见证救护一线的“战斗”

记者6天蹲点菏泽市立医院,见证救护一线的“战斗”

和新冠过招,一场必须扛下来的硬仗

 

近期,菏泽市疫情快速发展、就诊患者数量持续高位增加。面对“感染高峰”“兵力不足”的“大考”,菏泽市立医院作为市最大的三甲医院冲在了正面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医院按照“保健康、防重症”的救治服务要求,全院一心、火力全开,优化策略、动态调整,克服因病减员困难,统一调配医疗资源,扩容和改造急危重症医疗资源,充分满足发热、急诊、重症患者就医需求,切实保障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在菏泽市立医院,记者多日蹲守采访,记录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02:22

12月21日

重症科:

在重症监控室病房,一位18岁的年轻患者刚刚被送进来,主任李凡民正在了解病人的各项身体情况。目前,重症室有30多个患者,只有3个医生在岗,有的护士一个人要照顾6个病人,大家都在超负荷工作。然而,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以及医者的担当和使命,在岗的医护人员一刻都不敢懈怠,毫无怨言地坚守在工作中。他们心中都住着一束光,始终相信这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他们需要再撑一撑,再坚持坚持。

已是中午11点多,李凡民还拖着疲惫的身体,站在重症室门口的小窗口与病人家属诉说着患者的情况。他告诉记者,“这段时间病房持续处于满员状态,病人大部分是“阳性”重症病人,为了那个年轻人我们刚刚又临时加了一个床位,没办法那是一个年轻的生命。”

12月22日

神经重症病区:

“目前病区有22名重症患者,其中阳性患者9人,为保障患者的安全治疗,我们严格分普通区和阳性区管理。”菏泽市立医院脑科医院副院长、神经重症病区主任郭西文说,“气管插管、帮病人吸痰……重症患者常常无法自理,需要医护人员悉心照顾,加上各种有创操作,因此重症学科也是感染风险最大的科室之一,虽然日常尽力做好防护,但仍有部分医护人员中招,但只要症状稍轻大家就主动申请返岗。”

神经重症病区,是神经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后屏障,这里的医护人员,也被誉为神经危重病人的“守护者”。一天工作12小时,贴着退烧贴继续战斗,在神经重症病区随处可见连轴转加班的护士,厚厚的防护服下汗水浸湿了身躯。

疫情在前,责任在肩。正是这样一个个顾大局、勇担当的身影,守护了我们的健康,温暖了这个寒冬。

12月23日

心内科三病区:

“好多天没回家了,科室病人多,医护减员严重,目前我们是2名医生3名护理救治33名患者。”心内科三病区主任医师张道华说:“为随时处理患者突发的各种问题和状况,现在是吃住在科室,累了就在沙发上打个盹,饿了就吃两口凉米饭,人手不够就延长值班时间,能多坚持一会就坚持一会。”

“我症状轻了就想着来替替她们。”怀孕7个多月的“准妈妈”护士卞雪茹刚刚“倒下”还未休息多久就主动申请返岗。

面对骤然激增的工作量和情绪不稳定的就医患者,医务人员没有丝毫退缩,不知疲倦地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对于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毫无怨言,也看不到他们对工作的拖沓,第二天,依旧满血复活,迎接挑战,清晨的第一声问候依旧送给患者。

12月24日

重症三病区:

目前,新冠相关疾病的患者中重症患者占有相当的比例,为确保重症救治,医院临时改造呼吸科为重症三病区,自12月22日开诊,目前接的全是阳性重症患者。

在重症高峰时期,菏泽市立医院呼吸重症医护人员坚守在岗位上,守护着每一位重症患者的生命。有的护士发烧已经二十多个小时,从凌晨两点开始工作直至傍晚,她的脸烧得通红,眼里充满了红血丝,却不愿回家休息;有的护士阴性但要在阳性病区工作,她尽可能不吃、不喝、不去厕所,为救治患者保持有生力量。

“虽然繁重的工作挑战着我们的极限,但是科室所有医护人员都没有退缩,因为越是在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越是患者心中唯一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力量。”副主作医师王乃刚已连续两天两夜未曾休息,谈及患者,他似乎忘记了疲惫,开心地对记者说,“28床已经好转了,今天下午就能转入普通病房了”。

12月28日

产科:

科室就是战场,而产科更是一个特殊战场。

孕产妇和婴儿是一群弱势免疫群体,防控责任重大。面对孕产妇流转快、人流量大,母婴物品繁多,消杀量大等情况,产科展开一系列保护措施。把阳性病人收治到感染科病房诊疗,设立产科二病区护理单元,将综合楼的产前生理区改为缓冲区,专门收治急、危又没有核酸结果的孕妇。在合并科室的同时,执行严格的消杀管理,完善科室环境、物品表面消杀制度,每天定时对病房、护办室环境、物品严格执行消杀,一旦发现阳性患者立即安规定路线转移、清空物品、全面消杀然后环境采样,以最大程度的确保孕产妇及婴儿在院内的安全。

作为产科主任,闫印春已经连续多日坚守在一线,尽量避免自己感染,再累再苦也咬牙坚持。但当问到家里人时,一向坚强的她再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我对象身体一直不太好,现在科室减员严重,顾不上回家,等过了这段困难期就好了。”说完这句话,她默默拭泪回了自己办公室,没多久后,她又回到病房安排工作……

2023年1月1日零时

急诊科:

目前,急诊科诊治患者的数量从每天100多人次上升至400多人,接诊量是原来的3-4倍,很多老年人是“阳了”合并基础病发病过来的,情况比较危急。由于各科室床位和人员紧张,为了能让每位患者及时得到诊治,同时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坚守岗位的急诊医护人员顾不上吃饭上厕所,把时间尽可能都用于救治患者,待相关科室床位空出再转运。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赵妍声音沙哑着说:“我们科室大多数医护人员已感染,很多人都是在家休息3-4天就回来工作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不能让患者等着。”

2023年1月1日

重症四病区

走进重症四病区,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呼吸机的嘶嘶声、监护仪器的滴答声,医护人员步履匆匆,是记者的最初印象。

由于重症患者增加,原有床位已不能满足重症患者救治,医院临时改造呼吸内科为重症四病区,自12月30日晚开始收治病人,不到24小时收治重症患者31名。

重症四病区成立不到三天,面临着完善设施、医护紧缺等诸多问题,医护人员主动延长值班时间,放弃节假日,坚守岗位,夜以继日连轴转,确保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按照重症护理1.8的配比,我们病区需要24名医生和70名护理,由于人员紧缺,目前病区只配有15名医生30多名护理,为确保医疗质量,我们就加班加点,护理上由原来的8小时工作制延长至现在的10-15个小时,医生的夜班更具有挑战,基本整夜无眠,第二天还要处理好病人才能离开,多半已经是到了中午,虽然我们是一个新的团队,但大家团结一致顶住压力,咬紧牙关坚守一线。”副主任张解放说。

“戮力同心,共渡难关。”菏泽市立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在特殊时期顶得住、扛得起、冲得上,他们的身影,忙碌在发热门诊,驻守在急诊一线,疾行在科室病房,穿梭在门诊大厅……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诠释了医者的职责与担当。致敬白衣战士!

菏泽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上一篇:菏泽市立医院招聘200人,工作地点长江东路诊疗区!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网友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菏泽城市网(www.cnheze.cn)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菏泽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菏泽城市网书面许可,对菏泽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菏泽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菏泽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编辑推荐

菏泽大部网

菏泽市中小企业协会、菏泽市工商联信用建设委员会、菏泽市工商联市直会员商会联办 

技术支持:菏泽城市网全媒体中心 | 城市热线:0530-51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