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菏泽文化 > 本土佳作

明 年 再 约 《原创》

 

        菏泽古称曹州,是著名的牡丹之都。名扬中外的曹州牡丹是菏泽一张最闪亮的名片,在这片神奇的沃土上,牡丹以它独有芳姿在“谷雨”前后争奇斗艳,笑迎八方来宾相聚在花的海洋……

        2020年的世界牡丹大会和第29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4月10日将如期举办。得知这一消息,着实让我兴奋了一阵子。好客的我便打电话预约几个天南地北的朋友一起来观赏牡丹,可电话那头都是很委婉地说,“谢谢老兄好意,确实有事不能去,回头去时提前给你打电话……” 。一个也没有“当场拍板”的,给我沸腾的心情犹如泼了一盆冷水,疫情的丝丝凉意让我清醒了许多,也很失望。不能再强约朋友了,姜太公钓鱼,愿来就来吧。

         更让我失望的是,蜗在家里的时候,我在手机上查阅了好多关于牡丹的信息,充盈了一些大脑对牡丹知识的储备,就等朋友来了炫耀一番我们曹州牡丹甲天下的悠久的历史,介绍介绍菏泽牡丹的来历,指点指点花色的品种,游赏一下花如潮海,人如潮流的壮观场面 ,为此,我还幻想着模仿古人的诗词形式,写出了一首四句不成熟的“诗词”:“昨夜细雨浥浮尘,园中牡丹奕奕新。劝君更近花香处,沁人心脾醉游人” ,看来,这想引朋友开心的想法实现不了了。

        其实,对于本次牡丹花卉开幕式,我市已经根据当前国内国际新冠疫情形势,釆取了让本届花卉节充分发挥互联网“广传播、云聚集”的优势,直播方式,有效搭建国内国际“双招双引”平台等形式,来提升菏泽牡丹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菏泽“中国牡丹之都”的城市品牌。真的得为我们智慧的政府点赞!

        说起来我己有几年没看我们牡丹花卉的开幕式了。

        今年在家抗疫时,写了几篇文字 ,竟然在网络平台上都给发表了,便想约文友朋友一起来看花、赏花,向前辈们学习一下写作散文的方法、技巧、听听他们对牡丹的评价、不经意间留出的经典名句,要不然,我是不会凑峰期这趟热闹的列车的。

        每年谷雨前后,是牡丹的盛花期,各种魅态的牡丹仙子着实让人着迷——四溢芳香、妩媚妖娆、翘楚摆姿,婉如顶极名媛的一场走秀,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朋友驻足观赏,流连忘返,盼望今年也能如此。

        今年下定决心不再约朋友来了,那就让我也借助网络平台让朋友共同欣赏、了解一下我们曹州牡丹的历史背景吧——

 

        据报道,曹州牡丹园始建于1982年,位于菏泽市市区东人民北路,现占地面积4000多亩,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上牡丹芍药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植物园林。园内包括五个大田牡丹观赏区,南部的国花馆是国内唯一的牡丹主题博物馆,北部的牡丹四季温室为国内唯一可四季观赏牡丹的温室。曹州牡丹以其花大、色艳、型美、香浓而“甲天下”。曹州牡丹的特点是枝挺拔有致,叶繁茂多姿,花雍容华贵,被誉为观赏牡丹之上品。

        另据县志记载:曹州"牡丹、芍药各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当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菏泽人对于种植牡丹,亦有一套成熟的技艺。尤其是解放后,花艺技师们通过嫁接、繁育,培植了无数的新品种。这里的人喜谈牡丹,喜画牡丹,喜写牡丹,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牡丹的趣闻、故事。总之,菏泽人民的生活与牡丹密切相关。所以,作为曹州牡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是有其浓郁的乡土色彩。从流传在民间的有关牡丹的传说、故事,到文人墨客关于曹州牡丹的记述、提咏,从中都可以看出菏泽人民的生活习尚、性格特征等。那些远离故乡的游子,在怀念家乡的诗文里,亦常以牡丹作为家乡的象征而寄以无限的眷念之情。牡丹有着浓厚的旅游氛围。明、清以来,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清承德乾《过毛氏园》诗云:"微吟小醉踏春行,瞥见园林百媚生。也有天姿曾识面,几多国色不知名。芳菲莫怪美人妒,潋滟应关花史情。坐久景闲心亦静,绿杨深处传流莺。"由此诗可见,曹州亦是文人学士雅会品题之所。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即有两篇写及曹州牡丹。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曹州牡丹得到了长足得发展,与此相关的牡丹乡旅游业亦是盛况空前。尤其是一年一度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外商,洽谈生意,赏花旅游,领略菏泽的风俗民情。所以说,菏泽牡丹花会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市场,通过它可以窥见牡丹文化的大概面目。

        曹州牡丹甲天下,牡丹的佳话写也写不完,它随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会更加让人们对它着迷、流连忘返。

        距离今年的牡丹花卉节时间越来越近了,我已准备好前去观赏牡丹的思想准备了,希望喜欢牡丹的人们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和我一起去领略一下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好风光,欣赏一下今年牡丹仙子的美丽芳容 ,让牡丹的芳香驱散疫情的恐惧,带来愉悦的心情。

        明年再约,我会约你们来一起观赏牡丹花卉节,同你们一起观看开幕式的宏大场面,让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盛名,越传越久远……

本文作者

        作者简介:孔庆贵 ,祖籍山东梁山,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菏泽市行营业部。在当代作家联盟、山东金融文学、头条“视线中国”、菏泽城市网、菏泽广播电视报新文化周刊、三江文学名家美文欣赏、手机搜狐网、爱传递家园、腾讯客户端等发表了多篇散文及诗歌。

菏泽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上一篇:闯 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网友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菏泽城市网(www.cnheze.cn)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菏泽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菏泽城市网书面许可,对菏泽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菏泽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菏泽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菏泽大部网

菏泽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技术支持:菏泽城市网全媒体中心 |